第99章 林如海_红楼之蓉哥儿
笔趣阁 > 红楼之蓉哥儿 > 第99章 林如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99章 林如海

  第99章林如海

  贾蔷是属于“客死异乡”,在运河船上就停灵四十多天,与贾珍的丧事相比,程序上就要简单许多。

  只在宁国府老宅里吊祭打斋七天,贾蓉便准备发丧了。

  这一日,大殡出行,宁荣老街白幔铺陈,纸钱撒天。杠夫们抬着贾珍和贾蔷的两具棺椁在中央,贾蓉披麻戴孝,手执苴杖,抚着贾珍棺木,嚎啕大哭。贾坤、贾埂、贾幸等“孝子贤孙”,也围着贾蔷棺木扶柩哀哭。

  在送丧发引之前,贾坤更是效仿贾蓉给贾珍摔盆,在贾蔷棺木前狠狠踩碎了一只陶盆。

  这是为了不让贾珍和贾蔷轮回转世喝“孟婆汤”之前,忘记亲人。

  从宁荣老街开始,招魂幡指引,一路浩浩荡荡哭祭金陵城。道路两边,那些豪门显贵们,全都搭建了彩棚路祭。贾蓉引着贾坤,去敬宾客水酒。

  就这样,渐渐在金陵城走了一圈,往江宁县而去。

  江宁县,位于金陵城东南方,与“上元县”同为金陵城的母县。史有“上元之民善商,江宁之民善田,龙都之民善药,善桥之民善陶,陶吴之民善剞劂,秣陵之民善织,窦村之民善刻”之说,及“天下望县、国中首善之地”之美誉。

  江宁有“六山一水三平原”之称,是金陵城的“粮食产地”。

  而江宁县的近八成土地,全都被贾族占据了,是江宁县的第一等豪族。

  贾蓉扶柩而来,乡下的贾氏族人,全都准备好了,人人披麻戴孝,在道路两旁哭祭贾珍和贾蔷。

  然后便引着大殡队伍往“青龙山”而去。

  青龙山是贾族的“祖坟”,传说风水极好,形成“青龙吸水”的地脉格局,能够垂荫后人,兴旺发达。果不其然,就在本朝出了两位国公爷,成为大周朝第一等豪门贵族。

  贾珍和贾蔷的穴位坟墓,早就营建好了。杠夫们小心翼翼的把两具棺椁放入坟墓中,又把砖墙垒砌好。贾蓉等人在坟墓前哭祭烧纸,方才捧灵返回了。

  回到宁国府老宅,贾蓉与贾坤,又在永昌阁里伴灵一夜。第三日,再往墓前哭祭烧纸,是为“暖墓”。做完这一切,贾珍和贾蔷的丧事就全部结束了。贾蓉等人爷终于“除服“,连素白麻冠都不需要戴了,府里白幔奠字灯笼全都拆除,换上了往常的摆设。

  贾蓉没想到自己刚除孝服,就要穿“素服金带”的吊祭服,去扬州城吊祭贾敏。

  扬州,古称“广陵”“江都”“维扬”,位于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,与镇江城隔江相望,西南部连着金陵城,有着“淮左名都,竹西佳处”之称,以及“运河第一城”的美誉。

  在唐时,大诗人李白一首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,让广陵扬名天下,名垂青史。

  此刻,贾蓉乘坐楼船驶来,便在甲板上,凭栏眺望江边景色,负手而立,迎风大声吟诵。

  “故人西辞黄鹤楼,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

  “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”

  贾蓉抑扬顿挫,口吟李太白原诗,不禁艳羡向往。

  李太白,谪仙人,诗句大气磅礴,浪漫千古,绝代无双,是多少男儿的梦中剑仙。

  “可惜,我来到了红楼世界。要是回到唐代,必定要与李太白、杜甫等人结交把游,采仙草、找仙人、炼仙丹,做个风流不羁的狂士!”

  贾蓉暗暗畅想着。

  可惜时空不对,季节也不对,现在不是烟花三月,而是寒秋十月。江边两岸景色,虽然绿意不减,却凭添几分萧瑟,让人心头孤寂。

  不一会,楼船靠岸,贾蓉等人进入扬州城,直往林如海宅邸而去。一群人浩浩荡荡,非常惹人注目。

  与金陵城大差不差,扬州城十分繁华。路上商贾如云,百姓如织。达官显贵骑马坐轿,高高在上。有那架鹰走犬的纨绔子弟,聚众顽笑,宛如“街霸”。也有许多青衫读书人,头戴高冠,古朴雅致,尽显名士风流。

  除了“服妖”,让人暗暗摇头,其他都不差。

  梅香、采薇、香菱三人,挤在一个朱轮华盖车厢里,偶尔掀起青布车帘的一角,欣赏扬州城景物。却正巧瞧见一个头戴牡丹花,身穿粉衣绿裙的男子,踩着木屐,招摇过市的走过青石桥。只把梅香和采薇唬了一跳。

  “都说江南士人豪放不羁,不拘礼法,有所谓‘服妖’者。如今看来,却比传言更厉害些。”

  梅香轻抚胸口,长长吐出一口气,仿佛在安定心神。

  那头戴牡丹花,身穿粉衣绿裙的另类装扮。便是她们这样的女孩子,如果样貌一般,肌肤稍显暗沉,也是驾驭不住。可那士人却堂而皇之的穿着招摇过市,旁人瞧见也不见怪,真是令人啧啧称奇。

  “江南风俗,果然与神京城里大不一样呢。”采薇亦是感叹。

  香菱倒是反应平平,因为她本是姑苏人,又辗转来到金陵。

  便是女孩子养在屋里,也在路上见过许多,所以只是抬起头,睁着一双纯净大眼睛,怯生生的嚅嗫询问,“神京城是怎样的风俗?”

  梅香和采薇闻言,不禁相视一笑,围着香菱叽叽喳喳的说起来,字里行间,隐隐透出京城人的骄傲。

  林如海,其实姓林名海,表字如海。

  祖上曾袭过列侯,降等世袭到他,爵位已经丢掉了。幸好林如海自己争气,勤学苦读,文采风流,高中一甲探花郎,更与隆安帝潜邸时便结交辅佐,是今上的“心腹重臣”。

  故而,迁了兰台寺大夫没多久,便外放地方,钦点为扬州巡盐御史。

  负责两淮盐政,掌管食盐运销、征课、钱粮支兑拨解以及各地私盐案件、缉私考核等。

  是两淮盐区的最高盐务专官,又称“盐政”或“盐运使”。

  这一日,贾蓉一行人进入扬州城,直往林府而来。却瞧见林府外挂起白幔,悬着奠字灯笼,大门外排起长龙,大大小小的车轿挤满长街,正轮流进入府里吊祭哭灵。

  而府里,亦有哭声震天,有念诵经文的梵唱声传来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